你的位置:首页 > 声乐资料 > 我的笔记

变声期的嗓音训练与保护

2015-08-01 16:37:52      点击:
近年来,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为全国中小学输送了大量合格毕业生。音乐教育专 
业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教学第一线,从事基础的 音乐教育。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所以声乐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在其教学中不仅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还 须应使学生掌握作为一名未来的中学音乐教师所必 备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教学方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 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及 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今后的教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 作用。因此,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变声期 嗓音如何进行训练与保护,是他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项重要内容。 
一、变声期 
所谓变声期,是指—个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一 种生理现象,是咽喉在短时期内急剧长大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在 12~16岁之间变声,由于儿童时 喉头、声带都比成人小,只相当于成人的一半左右。 
发声器官也比较脆弱。男女的声音差异不明显。到了青春期,人长大了,身体的各个方面迅速发育,喉部在 外形和机能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发声器官迅速生长 发育与变化,从而引起明显的声音变化。一般女孩的 声带变化比较小,而男孩的声带变化较大,如喉结凸 起等,声音也变得结实低沉,这种生的发育及声音 的变化,在生理学就称之为“变声期”。 
二、变声期的特征 
就整个变声期而言,可分为三个阶段:变声初期、 变声中期、变声后期。 变声初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容易疲劳,歌唱时感到 很费力。男生的喉器和甲状骨没有明显的变化,声音 仍然为童声,但有些沙哑、粗糙;女生往往会感到声音涩滞,经过 1个月以后,声音逐渐变得丰满。 变声中期男生的喉头迅速增大,声带变厚,声音 也渐渐变得低沉,比女生一般低—个八度,声带后端闭合不全,发声不容易控制,音色变暗变哑,歌唱时容易出现破音和失声现象:女生在这时期的变声所引起的症状虽然没有男生明显,但也应细心照顾,尽量消除其变声的障碍。 变声后期。声带充血等一系列症状基本消失。喉器发育逐渐完成。男生的喉结明显突出,声带发育基本定型,已接近成人的声音。男女声音的音色差别十分明显同时也具有了各自的声部特点。 男女生变声的年龄也不一致。女生大约在 l3~l岁之间,过程比男生短症状不很明显,l6岁左右完成变声;男生变声期平均约在 14"-16岁左右,整个变声期较长而且症状多数比较明显,到了l8岁左右才趋向完成。经过变声期后,女生的音域变宽了,音色也丰满了,但音高无明显的变化;男生的声音则比变声期前低了—个八度 ,音域扩大了,音色也变得厚重多了。因此可见,变声期中男女生的变声过程是不同的。 
三、变声期的嗓音训练 
在变声期最好少说少唱,但为了健康的成长和争取时间,也不能不说不唱。一方面要了解变声期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歌唱训练。要有节制地使用嗓音,不可随便歌唱或是随便做
发声练习。有些人主张在变声期中不但不可练声,而且说话也须尽量减少,这未免太保守了,因为一切能力是由训练中发展起来的,在变声期如果能适当地使用嗓音,锻炼神经的联系,运动发声器的肌肉,对发声器的发育是非常有利的。北京声乐研究所所长林俊卿博士创立的“咽音练声法”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练声方法,将其运用到声乐教学及变声期的嗓音训练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根据变声期学生的特点,适度调整呼吸方法以满足其增长了的喉头和声带的需要。中小学生处于身体的发育时期,肺活量较小,也不会用横隔膜来控制气息,歌唱时往往采用较浅的呼吸方法,歌唱
时喉头上提、挤卡、喉音较重,形成叫喊的白声。变声后仍采用这种方法歌唱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必须训练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 “咽音练声法”就是专门研究如何保护嗓音,快速提高发音能力,以及对各种嗓音疾病进行矫治的练声法。其中的四个无声练习,做一些不发音但能训练有关肌肉的操练,对“变声期”的嗓音训练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它们分别是: 
l、用正确的方法抬头张口 
2、震摇下巴 
3、用中国传统京剧的“蛤蟆气”练习法训练横膈膜及控制与歌唱的气息有关的肌肉 
4、训练舌部能形成纵沟 通过以上的四个步骤的练习可加强各有关肌肉的活动能力。然后,再做“赫气”练习、张大口咽音的练习,使学生知道正确的发音概念,解除不正确的张口方法造成的下巴紧张状和声音的挤卡,打开喉咙进行歌唱。因为挤卡是造成声带病变的重要因素之
一,对于变声期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 
练声必须完全应用天然说话的声音,即所谓“真声”,绝对不可应用“假声”因为发“假声”时不但声带不能正常地拉紧,而且两声带也不能正常地靠拢,这样发音会引起喉部局部的紧张以致神经联系失常。 在变声期中如果时常用“假声”做发音练习,容易使声音Rt':l-,而且还会在喉器发育的时期养成发“假声”的习惯,一旦养成了发“假声”的习惯,就会妨碍发天然声音机能的正常发展。不要用太强或太弱的声音练习发音,太强容易引起喉肌疲劳,在加速发育的阶段, 喉肌相当脆弱,过分疲劳就有造成肌肉麻痹的危险。 发太弱的音则不但不能好好地锻炼喉部肌肉,还容易引起咽部各部肌肉紧张。经常这样练声会养成发音不良的习惯,所以要采用正确的胸腹式联合呼吸7b-"~来歌唱。在歌唱教学中应选用适当的教材,歌曲的音域不能过宽,最好不要超过九度,音量和力度也不宜过大,练声须尽可能应用中音,不要唱太高或太低的音或盲目发展音域,曲调切忌大跳。歌唱时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气息,尽可能用轻声唱,切忌大喊大叫,在合适的音域范围内进行,时间也不易过长,以防止声带疲劳和受到损伤。还有,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先让学生从容易的适合的自然音区练起,以练唱“哼鸣”为主。在变声期中嗓音使用时间要比平常更有节制。因为这时发育加速,发声器各部的生长参差不齐,各部分不能很好的配合,发音不能持久,一般最需要节制的是每次练习的~,-JN。在变声的初期,每次练声最好不要超过 l0分钟,不要一次唱得太长。如果发音感到费力,声音开始变“沙”,须完全停止发音。在变声期中最好不要参加合唱,因在合唱时侯,轻、响、断,都不由自己,对嗓音很难控制
做发音练习时,须并用“开”与“闭”两种母音,使拉长声带与缩短声带的机能同时得到发展。无论发哪一类的母音,必须始终要用像说话那样的气息,才对嗓音有利无弊。如果发现在变声期中嗓音有不正常的变高现象,就应当多用“啊”音而少用“依”音做练习因为嗓音变高是拉长声带的肌肉很薄弱而缩短声带的肌肉过于发达造成的现象,发“啊”音声带是被“拉长”的,多练拉长声带的肌肉可促使声带伸缩的机能恢复正常。如果发现嗓音变得太低,则应多练 “依音。在变声的中后期,可采用多听少唱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保证变声期嗓音的平稳过渡,为以后发音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变声期间多给学生讲一些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欣赏等课程,使他们在音乐理论水平艺术修养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 
四、“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嗓音保护的关键是掌握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科学的运用嗓音是嗓音保护的重要一环。变声期的嗓音训练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在青少年的变声时期,身体迅速成长,他们的生长激素也处于亢进时期,如果不注意科学地用嗓,不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而是习惯性地用挤卡、压的方法来歌唱的话,声带、气息、共鸣都得不到正常的工作,其结果必然是造成发音器官的运动失调,产生声音的障碍,更严重的是,发声运动中这种不协调、不平衡会引起学生发声器官的病变,如声带小节。如果发炎后仍在继续用声,声带会进一步受到创伤,产生声带息肉,以至于导致病变失声或终身沙哑。在变声期间唱一些不适合自身生理条件的歌曲,一味唱高音唱不上就往上拼命喊,这种无节制的歌唱,结果使变声期间本来就充血的声带产生极度疲劳,造成声音失调,从而引起嗓音的各种疾病。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另外,发声器官是人体的—个组成部分,每个人身体的健康与否和局部器官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关系,往往会影响到发声运动。特别是伤风感冒和呼吸道的感染,都会引起整个上呼吸道发炎。鼻炎、咽喉炎、气管炎、扁桃腺炎都会给声带造成闭合不全或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嗓音的嘶哑。因此,在变声期间要预防感冒,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素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生活上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的全面摄入,少吃辛辣和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对声带的刺激。 总之,只有正确、合理、科学的使用嗓音,才能平
稳的渡过变声期。
 
                                                                              ——————————转自hic声乐网